分享按钮
客服热线:010-57490568
管理商铺 发布产品 发布求购 寻找商机

TOP

试问中国工业为何造不出核心零部件
2016-06-16 09:43:17 来源: 作者: 【 】 浏览:791次 评论:0


  400亿支的年产量,让中国成为了世界圆珠笔第一生产大国。

  澎湃新闻见习记者 王盈颖

  400多亿支的年产量,把中国推上圆珠笔第一生产大国的宝座。但尴尬的是,这400亿支圆珠笔笔尖上的球座体,从设备到原材料,却高度依赖进口。这是中国工业现状的一个缩影:产能庞大,可谓大国,但核心技术有不少仍未攻克,还称不上强国。

  类似的例子并不少见。在人口红利逐步消失的今日,机器人已成为工厂的常客,珠三角越来越多的企业以机器代人,“黑灯工厂”正在成为现实。但6轴以上高水平的机器人中,有85%是外资品牌,国内机器人厂商多为进口核心零部件后组装出售。大而不强的背后,是中国制造业因缺乏核心基础技术而被固化在产业链低端的困局。在巨大的体量和需求衬托下,工业基础能力的薄弱让中国成为“跛脚巨人”。

  问题出在哪?又该怎么办?中国工程技术界的最高咨询性学术机构——中国工程院正在进行一个学术项目,试图问诊中国工业这一“跛脚巨人”。

  6月13日,中国工程院“工业强基战略研究”项目一期总结暨二期启动会在北京召开。项目一期在过去的两年间提出了21份研究报告和企业发展“四基”(基础材料、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先进基础工艺、产业技术基础)案例集。

  “工业强基战略研究” 项目是中国工程院会同工信部、质检总局启动的重大咨询项目,它以“四基”为研究重点,旨在破解中国工业基础薄弱这一症结。项目于2014年3月在京启动,成立了以路甬祥院士为组长的项目组,并下设有项目办公室、总体组、5个专项课题组和13个领域课题组。“质量技术基础战略研究”是专项课题之一,包括标准、计量、认证认可、检验检测等国家质量基础的整体研究。13个领域课题组则涵盖航天、航空等方面。


  机器人已成为工厂的常客

  一期研究总结报告中提到,中国工业基础领域中从事生产研发的企业虽多,但较分散,集中度低,鲜有具备国际竞争力的骨干企业,并认为在此现状下,基础技术难题的攻克难以单靠市场机制、个别企业或国家现行产业政策实现。

  对此,项目组长、两院院士路甬祥说,要将这些占大多数的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培育成“专、精、特”小巨人企业,加强对他们的技术创新扶持力度,除了提供普惠的共性技术外,还需提供投资融资、信息数据、人才培训、设计研发等服务支持,更有效地发挥政府学会、行业协会、创业创新联盟等组织的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士尤政在研究中注意到,苏南、宁波这两个试点在微小型轴承车削、磨削、检测、装配风加工自动线上取得了良好态势,这印证了这些民营企业、中小企业能在垂直的细分领域迸发出强劲的自我研发能力,打通产业链的上下游。“形成一批‘专、精、特’企业是强化工业基础的主要途径和抓手。”尤政说。此外,智能化、数据化也被提及。制造业的供应端需融合信息技术,为产品赋能,以此适应市场的需求。

  在轴承的研究上,国内侧重润滑、材料,但国外已开始从事智能轴承的研究。“‘四基’要搞上去,智能制造在里面发挥很大的作用。” 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说。而将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零部件元器件、基础技术支撑的数据搜集起来,用于各个细分行业分享,将是工业在大数据时代最重要的资源。

  “强化工业基础将要打一场艰苦、持久的攻坚战。”周济表示。13日启动的二期将继续为期两年,围绕提高我国工业基础能力,通过对“一条龙”推进路线图、“专精特”小巨人企业培育等的研究,提供全面系统解决问题的方案。

您看到此篇信息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xingxing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看这台五轴,数控机床的冠军! 下一篇CIMES 2016开幕致辞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信息

热门信息

相关栏目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客服中心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