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按钮
客服热线:010-57490568
管理商铺 发布产品 发布求购 寻找商机

TOP

为何中国缺乏世界级工业品牌
2017-01-11 09:07:39 来源: 作者: 【 】 浏览:566次 评论:0


显然,当前我国工业领域自主品牌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知名品牌的缺失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短板和隐忧。”工信部赛迪智库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厚明近日指出,应加强工业品牌发展的顶层设计与管理,营造工业品牌发展的良好环境,创新工业品牌发展的培育手段与扶持措施,提升我国工业品牌的文化内涵。

我国作为制造业大国,在500 多种主要工业品中,有220 多种产品产量位居世界第一。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我国工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显著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知名品牌却寥寥无几。

“显然,当前我国工业领域自主品牌建设明显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知名品牌的缺失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短板和隐忧。”工信部赛迪智库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厚明近日指出,应加强工业品牌发展的顶层设计与管理,营造工业品牌发展的良好环境,创新工业品牌发展的培育手段与扶持措施,提升我国工业品牌的文化内涵。

工业品牌国际化发展滞后

品牌是一个国家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核心体现,更是企业的灵魂所系。据联合国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计,知名品牌占全球商标总量的比重仅为3%,但却占据了全球40%的市场份额和50%的销售额。

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作为高度稀缺资源的知名品牌,正被少数发达国家所垄断。美国Interbrand 品牌咨询公司去年发布的“全球最佳品牌榜”百强名单显示,美、德、法三国分别有52 家、10 家和7 家企业品牌入选,英国和日本均有6 家企业品牌入选,上述5国入选品牌总数占据了百强品牌的80%以上。其中,美国不仅占据过半席位,还独揽百强名单的前5 名。

“相比之下,我国仅有华为、联想(工业技术行业)两个品牌入围,华为排在第88 名,联想排在末尾。”张厚明说。

近十年来,我国工业品牌发展水平已经有了明显提升,从2005年到2015 年,我国入围“世界品牌500 强”(由世界品牌实验室发布)的企业数量从4 家增加到31 家(其中制造业品牌14 家),年均增速达22.73%。但与发展规模和地位相比,仍不相匹配。

2015年的榜单为例,共有27 个国家入围“世界品牌500 强”,处于第一阵营的美、英、法三国分别占据228 个、44 个和42 个席位,处于第二阵营的日本、中国、德国、瑞士和意大利分别有37 个、31 个、25 个、22 个和17 个品牌入围。

张厚明分析,尽管近年来欧洲经济增长乏力,但其主要国家的品牌实力依然强悍。我国入选品牌数量虽然较以往增多,但仅为美国的1/10 强,与拥有13 亿人口、居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制造业大国地位极不相称,我国的工业品牌发展水平仍处于“第三世界”。

从企业层面看,我国工业企业规模扩张速度远远快于品牌国际化的发展速度。2015 年,中国有 106 家企业进入世界“财富 500 强”(以销售收入计),但仅有 31 家企业进入世界“品牌500 强”(以品牌价值与影响计)。

同期,欧美许多国家的“品牌500 强”数量却反超“财富 500 强”数量。例如,2015 年,美、英、法三国“财富500 强”的上榜企业数分别为128 个、29 个和31 个,均低于其“品牌500 强”的上榜企业数。

“由此可见,我国的企业更热衷于利用大批量生产与批发式销售的商业模式来实现企业财富的增长,凭借增加要素投入和加强成本控制来获取成功,而忽视了通过产品、服务和自身形象的品牌化塑造来提升企业价值。”张厚明总结。

我国缺乏世界级工业品牌的原因

张厚明认为,造成上述现象和缺乏成熟的市场竞争环境、工业企业品牌意识淡薄、缺乏科学有效的品牌管理制度与手段,以及工业企业自身缺乏核心竞争力等因素直接相关。

与国外企业所处的成熟市场环境相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起步较晚,制度和体系尚不完善,竞争机制也不健全,而缺乏成熟的市场竞争环境显然不利于我国工业品牌的成长壮大。

“为了保障经济发展,不少地方频繁利用行政手段限制外地品牌进入本地市场,地方保护主义极大阻碍了国内工业企业品牌的市场推广。而且,由于长期忽视对知识产权的保护,国内市场假冒伪劣产品盛行,导致原品牌企业形象及利润大大受损。”张厚明表示。

其次,当前我国工业企业品牌意识普遍低下,中小企业大多急功近利,而不重视品牌建设,大型企业则主要依赖其在国内市场的垄断地位来支撑品牌推广,还有不少企业热衷于充当国际知名品牌的中国代理。

再者,缺乏科学有效的品牌管理制度与手段,也是导致我国工业企业品牌发展战略难以成功的原因之一。比如,国内很多企业采取合资方式与国外企业合作,却忽视了对自主品牌的保护,导致一些自主品牌最终被国外企业兼并收购从而消失。

此外,我国工业企业自身发展缺乏核心竞争力,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普遍存在技术创新能力低下的现象,包括技术创新机构数量少、科技活动水平及层次偏低、研发投入明显不足等;二是知识产权获取能力不足。

张厚明指出,不少企业因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无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只能在产业链低端进行简单的贴牌加工生产,利润微薄,因此更缺乏资金对品牌进行建设和维护,形成恶性循环。

他建议,首先要加强工业品牌发展的顶层设计与管理,将有关品牌发展战略纳入国家“十三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布局,并制定旨在促进工业品牌发展的专项规划。

“针对目前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管理体制中的多头审批与管理问题,应成立一个相对独立的机构,比如中国企业品牌国际化管理委员会,统一协调和处理我国企业的涉外经营业务。” 张厚明说。

在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方面,重点加强政策引导,鼓励并支持创新驱动和品牌发展深度融合,在金融、科技、财税等方面出台相关扶持政策。加强相关立法工作,通过进一步完善《商标法》等法律法规,打击假冒伪劣行为,切实保护知识产权,特别是提高对民族品牌的保护力度,努力构建和完善品牌维权机制。

在扶持措施方面,相关政府部门应考虑设立质量强国建设专项基金,用于支持各类企业以创新提升质量水平,特别是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与效率;通过强化工业品牌产品的认证工作,提升市场信任度,实现品牌的国际互联互通和互信互认;利用我国担任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品牌评价技术委员会秘书处的优势,增强我国在自主品牌方面的国际话语权等。

此外,张厚明还建议提升我国工业品牌的文化内涵,加强对国内著名工业品牌的正面宣传力度,提升国内外消费者对自主品牌的信心与认可度,破除国内民众对“洋品牌”的盲目崇拜。


您看到此篇信息时的感受是:
Tags: 责任编辑:xingxing
】【打印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智能制造物联网发展趋势探讨 下一篇我国精密减速器无法实现全面进口..

评论

帐  号: 密码: (新用户注册)
验 证 码:
表  情:
内  容:

相关栏目

最新信息

热门信息

相关栏目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关于我们 |  客服中心 |  友情链接 |  网站地图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