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信息
本文章由北京安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提供目的:评价经皮椎间盘内及椎间孔内臭氧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中期和远期疗效。
方法:选择742例患者,全部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伴或不伴腰背痛。经CT或MR1扫描证实患者均有腰椎间盘病变,且与临床定位症状和体征相符。排除甲亢、G6-PD缺乏症、出血倾向、身体条件不允许或精神异常者,且经保守治疗至少8周无效。在CT引导下用21G酒精针经“安全三角”或小关节内侧缘穿刺至病变椎间盘内,分次缓慢注射浓度为60μg/ml的臭氧气体10~20ml;然后退针至椎间孔,向椎间孔、硬膜外腔内注入浓度为30~40μg/ml的臭氧5~10ml,以及得宝松(7mg)、VitB12(0.5mg)和局麻药(2ml)的混合液5ml。治疗后三天内常规静脉给予20%甘露醇脱水及抗生素预防感染。通过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改良的Macnab’s评价以及3个月后CT或MRI复查结果来观察其疗效。
结果:通过随访发现,治疗后1、6、12月的显效率分别为19.41%、66.71%、53.37%,有效率分别为52.70%、15.23%、22.10%,无效率分别为27.90%、18.06%、24.53%,总有效率分别为72.10%、81.94%、75.47%。治疗后6及12个月的显效率较1个月时明显提高(P<0.05),而三个时间的总有效率相似。治疗前、治疗后1月、3个月、6个月、12个月的VAS评分分别为7.25